——記山東省“公益之星”殷曉軒
每天,甚至從午夜時分,就有來自濟寧各地的患者排隊掛他的專家門診;得知行動不便的老職工臥病在床,他千方百計抽出難得的時間上門免費出診;即使到省城濟南參加學術會議,他也不忘開車先把自己的病號送到相關醫院,再打理自己的事情。職工群眾打心眼里贊美他是“白衣天使”;無數經他治愈的患者拉著他的手一遍遍說:“殷大夫,你真好。我們離不開你啊!”——他,就是先后榮獲“集團公司十佳道德模范”、濟寧市“優秀青年志愿者”和山東省“公益之星”稱號的殷曉軒。
年僅42歲的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殷曉軒,現任兗礦集團總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他曾參與完成了省級十五、十一五規劃科研課題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他還參與了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研究,以主要研究者身份參與了兗礦集團立項的科研課題2項。他擅長運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肝膽系統疾病;對于臨床內、外、婦、兒等學科疑難雜病有獨特療效;靈活運用催眠等心理治療方法治療神經精神性疾病;在中醫治未病領域中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業已撰寫學術論文十余篇,獲得國家醫學技術專利2項并參與撰寫專著書籍3部。
他對患者那份真誠的同情心,難以用語言表達。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當患者來到殷曉軒身邊,總會看到他溫和的笑臉、關切的目光。即使他已身心俱疲,面對前來就診的患者,他仍始終耐心問詢、體察細微;在冬天,他會先用自己的體溫把聽診器暖熱,再為患者聽診;攻讀博士期間,他還每周堅持從學校返回醫院,如期接診、查房……
由于專家門診的病員很多,殷曉軒每每延期下班,經常從上午8點看到中午一兩點鐘,午飯只能在醫院湊合一頓,下午看到七點多鐘,遇到夜班,到晚上十點鐘還有門診病人來訪。這種超負荷的工作量雖然使他身心疲憊,但他看到那么多病人那么焦慮的心情,有的從幾十里甚至上百里地以外趕來,看不上病,他們不但從心里感到失望,有的還要住上一天,為了病人得到及時地救治,自己累點又算什么呢?對于不方便到醫院就診的離退休老人,他還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到家里看望,依據病情制定治療方案,甚至將藥物捎回家,為老人們解決了實際困難。
多年來,雖然身處繁重的醫療實踐活動,但殷曉軒一直沒有放棄對業務的刻苦鉆研,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消化系統疾病如多種原因導致的急慢性肝損傷、肝硬化及其并發癥、肝性腦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肝臟及膽系腫瘤、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尤其擅長對肝臟疑難病癥的治療,且對肝纖維化、早期肝硬化的逆轉等方面有著獨到的學術見解。在肝病的中醫藥治療上,他提出應順應肝喜條達之性,適其柔潤之體;辨證以氣血為綱,治療重視宏觀調控,以補脾調肝益腎為主。他堅持環節用藥,注重階段用藥,參照中藥現代藥理研究,將宏觀辨治與局部微觀用藥相結合,杜絕使用肝毒性藥物。針對一些醫生盲目應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療法,他提出了清熱解毒非常用之法,理氣破瘀只宜暫用的觀點,體現了祖國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優勢。
因為有愛,所以愛。“硬”抽出來的難得的休息間隙,在與記者短暫的交談中,殷曉軒飽蘸深情地說了這么一個心結:還是剛上初中的一天,母親帶體弱多病的他去看中醫,一番望聞問切、和顏悅色、體貼入微后,原本害怕去醫院的他,在醫生的贊美鼓勵下,竟然覺得苦澀的中藥都變得好喝多了,并且從幼小的心里覺得醫生乃天底下最美的職業,誓言將來一定也做個好醫生。如今,他的理想實現了。就因為這,再苦再累他都覺得甜在心頭。2003年秋天,入校進行研究生深造的殷曉軒,收到了寄自兗礦總醫院駐地劉行毅老先生的信件,上面寫道:“殷大夫,您好!您走了,我很想念您。您對我幫助太多了,很感謝您!您走了,我也很高興,您去深造,必然有很大的提高,‘不當良相,就當良醫。’希望你學成之后,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祝賀您!……”捧著這發自肺腑而又語重心長的話語,殷曉軒真的有些無語凝噎。面對這許多叮嚀和期待,他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自己的位置和肩上的重任。
他在心中立下誓言:研究生畢業后,我一定再回到這片我熱愛并熱愛我的地方。所以畢業后,殷曉軒謝絕了省城老師的挽留、上級醫院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了兗礦總醫院。面對眾多不理解的聲音,他充滿感恩之情地說:“人活著不能只為了金錢,更重要的是實現我的人生價值,這里有很多熟悉我又信任我的患者,我也離不開他們,我更應該用我所學努力奉獻、回報社會。”所以,在殷曉軒畢業回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他的老患者,這無疑讓那些信任喜愛他的患者們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目前,在集團公司及總醫院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殷曉軒致力于發展礦區中醫藥事業。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成功將總醫院申報為“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基地”,將為礦區和社會培養輸送更多優秀的中醫藥人才。作為集團公司2011年“八件民心工程”之一的總醫院中醫館的建設已接近尾聲,即將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將為礦區及周邊群眾的健康作出巨大貢獻。 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