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岳鳳霞利用“手法復位”方法成功救治1位耳石癥患者。填補了鄒城地區神經系統治療這一項空白。
經過手法復位治療后患者頭暈癥狀完全治愈,焦慮癥狀消失,全家興高采烈,連聲稱贊:“不打針、不吃藥治愈眩暈,兗礦總院,水平真高!”
據悉,“耳石癥”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一種特發的以頭位改變誘發的短暫眩暈為主要特征的外周前庭性疾患,約占眩暈疾病的24%。近年,對該病的治療報道較多,其中應用Epley首創的耳石復位法(PRM)治療BPPV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于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里游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往往少于1分鐘,這種癥狀的出現常與位置變化有關,故被稱為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癥”患者感覺非常痛苦,發病急,患者自述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眩暈,有潮起潮落的感覺。但通過醫生的 “手法復位治療”后,一般治療只需幾分鐘 ,可以立即康復, 該方法不需服藥,效果顯著。具體方法就是醫生根據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給予不同復位治療,通過改變患者頭部位置,讓脫落的耳石復位,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經末梢而制止患者頭暈癥狀。
神經內科——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