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明環) 耳朵作為我們認知世界的重要器官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3月3日,是第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也是國際愛耳日,記者走訪了總醫院耳鼻喉科,從事耳鼻喉工作二十余年的韓開亮主任向記者介紹了愛耳的知識。
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有3.6億人有聽力殘疾,占全球總人口的5.3%,其中,我國有聽力殘疾的人口達2780萬,每年新增聽損人數達30萬,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據韓主任介紹,這幾年新生兒耳聾日趨增多,已不可小視,希望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在母親懷孕的整個過程中,特別是前三個月,是胎兒聽覺器官分裂形成的關鍵期,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造成聽覺器官損傷,許多先天性耳聾就產生于這個時期。
韓主任講,發現耳聾且采取助聽干預的時間越早,聾兒言語商值越接近正常兒童。如果父母一旦發覺自己的孩子對各種各樣的聲音沒有反應,應當立即給孩子作測聽檢查。除了遺傳原因,藥物致聾的孩子也占很大一部分,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期間不注意用藥很容易導致新生兒耳聾,常見的對耳朵有毒性的藥物有慶大霉素、紅霉素、阿司匹林等。另外,孩子患病服藥一定要遵從醫囑,家長不可以隨意給孩子濫用藥物。
對于安全用耳,保護聽力,韓主任有一些建議,一是盡量減少接觸噪音,減少耳機的使用以及注意耳機使用的時間和音量等;二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經常挖耳,保持外耳道干燥,盡量避免進水,有耳部疾病時要及時治療。保護聽力從小事做起,特別是年輕人,一定要注意個體防護,盡量遠離對耳朵、聽力造成傷害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