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進一步貫徹公立醫院改革精神,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患者負擔,兗礦集團總醫院醫務科、醫保科、紀委、考核辦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力爭2017年底將全院藥占比控制在30%以內。主要采取以下舉措:
降低藥品采購價格。按照行業慣例,每季度對醫院臨床使用中西藥品按金額進行排名統計,對使用金額前20名的藥品(輔藥)列入重點監控品種。連續三個季度使用金額排名均在前20名的品種,列入限制使用名單。集中采購追求最低價,在省集中采購平臺基礎上,二次議價。
定期調整藥品目錄,嚴格限制新藥準入。所有臨床使用藥品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常用藥品、醫保目錄內藥品,剔除3個月以上未供應品規,專科藥品做到“一品一規”,其他藥品嚴格“一品兩規”,逐步用國產藥替換進口新特藥和貴藥,確定藥品數量上限,重新梳理醫院的藥品采購目錄。嚴格藥事會新藥遴選審批程序,以“一品兩規”為中心、保證質量最優、價格適中或低廉,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內藥品;同時,嚴格控制抗生素、輔助用藥、新特藥的臨時采購,定期對臨時采購的藥品進行公示。
強化醫囑和處方點評。嚴格考核科室臨床路徑、單病種付費開展情況。重點監控抗菌藥物、腫瘤藥物(包括非化療科室用藥)、輔助用藥、兒童用藥、營養藥、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對于非治療必需藥物(輔助用藥等)明確使用科室和病種、逐步減少使用。定期對上述藥物的使用進行評價,減少藥物濫用,運用處方負面清單管理,不斷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加強處方金額管理,對疑有促銷藥品紀檢部門監督跟蹤,對于檢查出來的不合理用藥情況,按照藥品價值2倍給與處罰并全院通報。
公示用量、限制使用。定期公示藥品使用量排名(金額、數量)、科室排名、醫師排名和全院、科室、醫師的藥占比,對藥占比超標的科室和醫師進行全院通報批評,定期公示大處方;限制輸液的使用:貫徹用藥原則“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門診控制和減少抗菌藥物輸液,原則上每張抗菌藥處方不超過3日用量。
量化考核,計分管理 。實行院科兩級考核量化管理:即醫院對科室進行藥占比管理控制,科室主任對科內醫生合理用藥進行監控管理。重點檢查藥占比較高的科室和醫師。根據處方點評結果及質量檢查結果,對合理用藥情況采用計分管理,根據計分情況進行獎罰,并嚴格與職稱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績效工資、年終考核等掛鉤。對于超額完成藥占比控制指標的科室進行獎勵。(朱明環)
附:藥占比考核及獎懲措施
1. 執行藥占比公示和全院通報制度。將在門診樓電子屏對藥占比超標的科室與醫生進行滾動公示,并全院通報。
2. 一是經濟處罰,對藥占比超標科室在績效工資中考核兌現;每超過一個百分點扣除績效1000元,依次類推。二是行政處罰,對藥占比超標科室及個人,根據情況將分別給與誡勉談話、推遲職稱進聘、現職稱降聘、停處方權、取消評優資格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