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切實貫徹落實濟寧市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總醫院確定2017年為“醫療質量內涵提升年”,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醫院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醫療質量內涵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活動內容包括四個大的方面:
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狠抓質控核心制度落實,全面提高質控質量,針對出現問題科室督促整改并進行責任追究。努力提升住院患者臨床路徑入徑率、痊愈率和滿意度,確保群眾看病就醫質量逐步達到“同病同治同質化”。建立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領導(科室)包保制度,尤其是對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抓”,督導到科、落實到人。細化質控環節,加強對術前討論、手術(麻醉)告知、血型核對、麻醉復蘇觀察、術后病情觀察及搶救設備、藥品的查對清點等環節的質量監控。制定《總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完善《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措施及考核辦法》。強化病案管理和追溯問責,制定并落實病歷書寫學習培訓計劃,制定并試行“跟查代訓”和病歷點評制度,組織兩次全院病歷書寫大賽,開展病歷點評,加強患者入出院指導和隨訪,積極接待和處理投訴,在醫院顯著位置公開醫療糾紛解決途徑和流程,及時組織討論和評估,最大限度保障院患雙方權益。積極開展多學科協作(MDT)服務,將遠程會診服務納入科室績效考核和患者門診及入出院告知范疇,在各院區、分院、社區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宣傳周”活動。
持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開展體驗式服務,全面推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模式,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切實做好對患者的全面準確評估、病情觀察、健康宣教、康復指導、心理護理等工作,提升護理工作質量。把構建和諧護患關系作為“護理內涵提升”的重要內容,在所有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開展“無鈴聲服務”活動,強化床邊護理工作制,將護理工作重心前移至患者床旁。持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開展提高護理質量相關的品管圈活動,并在全院組織品管圈活動成果匯報比賽,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對品管圈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修訂完善護理質控標準,并對新標準進行全面解讀培訓,要求質控成員熟練掌握質控標準,本年度護理質控工作主要以護理部質控、五大質控小組質控以及三大專科護理小組質控為主,其質控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加強培訓考核力度,持續開展護理服務明星評選。開展科室層面、護理部層面、院黨務層面的滿意度調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反饋,同時將回防中心反饋結果與護理服務明星評選掛鉤。提升護士職業素養,規范護士儀容儀表、語言、行為管理,制作護患溝通文化展板,組織《護士禮儀規范》學習,觀看護士基礎服務禮儀視頻資料,開展優質服務情景模擬比賽。
切實改善門診醫技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就醫流程,簡化就醫環節,明確各診室、各崗位職責,實現門診服務無縫隙全覆蓋。要科學規劃門診布局;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實行錯時服務、互補服務,縮短患者等候檢查、取報告時間。設立入院服務中心,整合全院住院資源,倡導個性化醫療服務,對行動不便患者、老弱孕產患者要進一步完善優化就診流程、開辟就醫“綠色通道”。積極開展診間支付,落實相應考核措施,減少患者就診環節。優化自助掛號繳費相關設備操作程序及功能,增加社保卡充值設備、ATM機。進一步提高預約率,拓展預約方式及途徑,鼓勵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就診等候時間。持續改進提升服務質量,推進“第一院長”、“第一主任”制度,進一步提升門診患者疾病診斷率,提升心電、影像、檢驗、病理等診斷“同質化”。對患者實行文明用語、微笑服務,指導群眾享受明明白白的就醫治療服務。所有窗口科室要開展微笑服務和首問負責制。完善多元化導醫志愿者服務,進一步提升門診就醫服務層次,對導醫溝通技巧、業務知識、慢性病簽約、專家出診等進行培訓,探索“就醫助手”或“醫療助理”導醫服務模式,進一步改善服務措施,實行站立式、走動式服務,變被動回答為主動介紹、引導,分診到位。通過調查問卷、專題會,定期征求臨床科室、病人意見、建議,不斷改進門診醫療服務工作。對重癥、行動不便、老弱孕產患者進行陪檢,開辟就醫“門診綠色通道”。
理順拓寬行政職能科室服務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時效性,對安排工作限時辦,對一線需要工作及時辦。樹立“服務一線”、“服務臨床”的工作理念,變臨床、醫技科室往上走為職能科室往下跑,下送、下收、下傳、下聯,為一線提供優質、高效和快捷的服務。加強溝通交流,實行院領導和職能科室包保責任制,每周至少1次深入包保科室調查了解工作落實、需求情況,幫助解決問題;促進職能科室之間的溝通。進一步推廣精細化管理模式。修訂完善崗位說明書,落實崗位職責,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改進管理措施,注重服務質量。開展互評互促活動,每月組織臨床醫技科室對職能科室進行評價,結果與績效掛鉤。創造便捷就醫環境,改善就醫環境,為患者提供清潔、溫馨、舒適、私密性良好的診療環境,實現患者開水24小時供應,建成停車場門禁系統,解決就醫停車難問題。做好道路交通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大病醫療救助等惠民服務,健全便民設施,完善、統一各類標示,使患者按照標示就能找到目的地,順利、安全就醫。提升后勤保障服務質量,建立綜合調度保障體系。通過網絡、電話、人員銜接,確保24小時應急服務,做到叫修與預防維修相結合,確保設備安全正常運行。做好設備驗收、維護及保養,加強操作人員培訓,定期巡檢,建立安全運行檔案。
活動每個階段不分時間,各項工作穿插進行。為保證活動順利開展,醫院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有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醫療質量內涵提升年活動領導小組。把醫療質量內涵提升年活動作為貫徹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的重要舉措來抓。制定了活動配檔表,明確了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
通過活動的開展,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形成人人講優質服務、處處抓優質服務、事事出優質服務的良好氛圍,使服務速度更快、服務水平更高、服務質量更優,使醫院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健康、快速發展。
(任其華 桑凌云)